国际交流援助是灵山慈善基金会的重要战略。一方面,通过对贫困国家和地区进行助餐、助学等方面的援助,让世界看到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身影;另一方面,通过向各国派遣国际志愿者,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姿态,推动华人青年服务世界。
2017年,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了“《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南南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》(缩写为‘CNASSC 2030’)能力建设平台”。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CNASSC 2030能力建设平台的成员,正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。
2014年起,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、灵山慈善基金会、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“微笑儿童”埃塞俄比亚实验项目,为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公立小学受饥儿童提供免费早、午餐,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健康成长。
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,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合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,成立灵山国际赈灾队赴尼泊尔开展灾后援助。
泰北华文教育示范项目
2015年起,灵山慈善基金会关注到泰国北部清莱地区的华人,开始资助当地华语学校教师工资。2017年,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大学生为主的国际志愿者团队赴当地进行调研,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等状况,经过项目团队多次论证,听取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、清莱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、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等多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,选取了5所学校作为试点,旨在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,示范性地推动当地华语教育发展。
国际志愿者项目
在国内十二年“春晖使者行动”的经验在海外尝试复制。我们相信,只有具有国际意识的中国青年,才能让中国的民间援外有更持续的未来。